4月21日,涪陵区上桥河畔,昔日的黑臭水体如今已彻底清澈,暖阳下流水潺潺。
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,上桥河的生态修复不仅关乎长江上游自然环境的改善,更关乎周边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。在这场生态保卫战中,涪陵区政协将生态修复作为重点协商议题,历经4次协商会议、5次设计方案讨论、逾400人次实地踏勘,敲定的“污染防治、水系连通、生态修复、群众共享”综合治理方案渐渐落地见效,助力上桥河生态环境实现华丽转身。
这是涪陵区政协助力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生动缩影。近年来,该区政协紧扣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主线,以视察调研、专项监督、跨区域联合协商为抓手,在水资源保护与生态治理领域持续发力,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、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不断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。
视察调研 为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把脉问诊
在水资源保护的道路上,涪陵区政协留下了许多生动的实践案例。其中不乏政协委员化身“生态调研员”,深入各地开展视察调研的履职身影。
2023年7月,该区部分政协委员来到乌江流域矿山闭坑治理生态修复示范点,实地察看修复进展,为长江乌江生态环境保护出谋划策;2023年9月,深入白涛园区调研后,委员们联合提交了《关于加快推动全市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议》,形成了《关于加强园区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防范的调研报告》,为守护乌江生态筑牢防线……
值得一提的是,2024年3月以来,该区政协组织委员围绕龙头港高质量建设运营,先后开展了5次视察调研。委员们提出“发挥‘铁公水多式联运’优势,助力打造长乌两江物资集散中心”的建议,被有关部门吸收采纳,为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民主监督 破解治理难题护碧水长清
近年来,涪陵区政协扛起生态监督重任,组织市、区政协委员打响长江“三排三乱三率”治理攻坚战。委员们化身“生态侦察兵”,足迹遍布涪陵区江北街道污水处理厂的设备间、百胜镇榨菜废水处理厂的监测平台,以及沿江集聚区的背街小巷和城乡居民院落。通过实地勘察、专题座谈,发现污水处理效能低、河道违建排查疏漏、管网老化等5方面问题,形成20余条精准“诊疗”建议。
委员们的建议被该区生态环境局、区住房城乡建委、区水利局等部门充分吸纳,以“系统施治”破解治理难题:新污水处理厂拔地而起,老旧管网完成“微创手术”,雨污分流改造让污水“归位”,河道清违专班昼夜攻坚,拆除违规建筑,恢复岸线生态带……
如今,滨江步道已成为市民享受自然的好去处。“这白鹭一年比一年多,江水更清,植被更密,连空气都带着草木香,每次散步都觉得身心愉悦!”市民张女士笑着跟旁人说道。
联合协商 共同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
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,涪陵区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,去年6月7日,在长江上游重要节点城市政协协商议政会上,川、云、贵、渝、鄂5省市41城政协签署了长江上游重要节点城市政协“共护一江清水、助推绿色发展”协商议政会工作机制。会上,涪陵区政协作了相关经验交流,为推动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。
而在跨区域联合协商中,涪陵区政协委员们还在贵州铜仁、遵义举办的协商会上积极出谋划策,并提出《创建全国美丽河湖 高质量推进美丽乌江建设》调研课题选题,为守护乌江生态、共护碧水长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。
涪陵区政协副主席赵涛表示,该区政协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,积极履职尽责,更好守护一江碧水,绘就绿色发展生态画卷。(记者 高吕艳杏 通讯员 邹琴 秦工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