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活在当下!”“要提升文物和非遗的自身活力!”近日,市政协副主席周克勤率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赴忠县、梁平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调研,一个“活”字成为委员们建言聚焦点和关键词。
忠县是三峡库区文物大县,投资1.6亿元建成的忠州博物馆于去年2月开馆以来,备受社会各界好评。古色古香的博物馆内,忠州五千年悠久历史和三峡库区考古、文化研究成果的展陈内容,给委员们留下深刻印象。来到紧邻博物馆的白公祠,清幽雅静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,这是忠州人民为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祠庙,今年2月刚刚名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委员们在异地搬迁于此的丁房阙、无铭阙前驻足,探讨汉阙保护良策。
来到梁平区,委员们登上创建于南宋的滑石古寨,考察文物保护利用现状。这里正在打造集军事文化、自然风光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景区,多种互动体验性项目和网红景点引人入胜。委员们走进景区内的非遗展演基地,观看梁平区国家级非遗项目“梁山灯戏”和市级非遗项目“礼让草把龙”表演,深入了解非遗项目传承情况。得知非遗传承人队伍青黄不接,甚至有些项目面临断代失传困境,委员们建议政府要给予相关保护性政策,支撑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。
委员们认为,在文物保护利用上,一方面要坚持保护文物原貌,进一步提升修缮保护的质量;另一方面要注重创新发展,结合旅游开发进行合理利用,让文物真正“活”起来。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,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,设计开发、提档升级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;加大非遗表演项目内容的现实性、互动性研究,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生活中,探索其在保护中发展的有效途径。(记者 凌云)